学院新闻

【2018社会实践】艺传学子探访新疆葡萄沟:感受传统晾晒的魅力

点击数:2018-08-29 17:34:35 来源:


823号,学院“探索西域匠心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市葡萄沟,探访葡萄晾晒的工艺,对葡萄晾晒中晾房的搭建工艺、晾架的制作工艺以及晾晒葡萄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展开拍摄工作,并在与少数民族的亲密接触中,共同构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走进晾房,了解晾晒流程

吐魯番地区气候干燥,被称为“火洲”。团队初到吐鲁番市,正值正午,气温高达40℃。在强紫外线、强日晒以及高温下,团队成员王倩戏谑道:“这么热,怪不得葡萄变成了葡萄干。”的确,葡萄的种植以及葡萄干的制作都与气候息息相关。

吐鲁番地区,最高温度高于35摄氏度的炎热天气在100天以上,夏季地表温度在70摄氏度以上,由于气候原因十分适合葡萄的种植以及葡萄干的制作。团队到达葡萄沟,远远的就能看到在山坡上的一座座一层楼高的土坯建筑,状如碉楼,一块块黄土,像砖一样砌成隔空状,好似蜂房,这正是当地农民借助火洲热风吹拂,晾制葡萄干的晾房。


通常葡萄干晾房均为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都建在葡萄沟高坡上。成员们站在山坡上对周围的几间晾房进行了观察,发现结构并无不同,只有大小、新旧之别。同时,当地一位维吾尔族男子依布拉音向成员介绍道:“这里的晾房有大有小,高度大都在4米左右。中间用木柱支撑。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孔,以便于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如此,才解开了成员们心中的诸多疑团。

据了解,这里的晾房最早的有上百年历史。由于高温干燥的气候,也使得土质晾房容易保存。在夏季,鲜葡萄经过20-30天晾制,即可风干为葡萄干。

进入晾房观察,实践队员发现晾房木椽上设许多挂架,用树枝、铁钩固定,以挂晾葡萄。挂架离地面有二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是为了便于通风和清扫掉落的葡萄。实践队员为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巧思折服,纷纷赞叹。




共同劳作,感受传承魅力

在吐魯番地区一带的乡村里,晾制葡萄干对维吾尔族农人來说是一件传统大事。每逢夏季八月中下旬,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收葡萄、运葡萄、晾晒葡萄。伊布拉音家也不例外。

“小枝的葡萄放在筐子里,一会儿让姐姐倒到外面晒着。”伊布拉音和儿子两人并肩坐在晾架前,手上一边娴熟的做着的活,眼睛还时不时撇一眼身边儿子做的怎么样,嘴上和儿子聊着天,时而进行指导。看着孩子晾晒葡萄的速度和质量开始提高,父亲也毫不吝啬的夸赞和鼓励。

父子二人始终在晾晒的铁线网前劳作,一筐又一筐的葡萄顺利晾在了铁线上,兄弟几个有人负责给葡萄过水,有的负责将滤水结束的葡萄提到父子跟前方便他们晾晒,有的清理小枝的、零碎的葡萄,将那些葡萄倒在晾房外晒着······

全家人都在为葡萄晾晒贡献力量,若要问起传承,这幅一起劳作的画面就是伊布拉音一家最好的答案,也是葡萄沟所有维吾尔族人最好的答案。

实践队员沉醉在晾晒工艺的魅力中,更深深感悟到:养育一个孩子,传承一道工艺,仿佛是一件事情,它们都需要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日复一日的陪伴。无需刻意的传授,工艺的传承尽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养育的内涵也在传承的内容中不断延展,手艺教会的不仅仅是工艺,也是培养一颗认真细致的对待事物,充分利用食物,不浪费食物的内心。




欢笑与共,在盛情中感受民族团结

葡萄沟地区也有子女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晾晒葡萄的家庭。当踏进吾买尔·巴图尔老人家的晾房中,看着他正一人来往于晾杆前运输葡萄,并站在高凳上往高处的晾杆上放置葡萄。看到这个情景,实践队员赶忙将老人替换下来,帮忙输送、晾晒葡萄,人多力量大,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便将老人可能要干一天的葡萄晾晒完毕。老人看着晾晒整齐的葡萄连声感谢:“热合麦提,热合麦提”(即汉语中的谢谢)。

在结束拍摄准备离开时,老人骑着三轮飞快的追上实践队员,热情的笑着,一边说着听不懂的维吾尔族语言,一边从三轮车上拿下来了一小箱葡萄塞到队员们的手里,用蹩脚的汉语说道“这是最甜的,给你们吃,谢谢你们。”

一同欢笑一同劳作的三个小时,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这份珍贵的民族情谊。